中国古代名人之史圣司马迁
本期,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的隔阂,回到古代,深入了解史圣司马迁的非凡人生。让我们一同古代人物如何在没有现代高科技的助力下,凭借自身的才智与努力,成为一等一的出名人物,在短暂的人生里书写辉煌的篇章。
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也有说法认为他出生于龙门(今山西河津)。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他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遭受宫刑,但坚韧不拔的他后来仍任中书令,并发愤完成了所着的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的学识渊博,早年曾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他遍游各地,深入了解各地的风俗,采集传闻。他的生涯起初担任郎中,曾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他继任太史令,继承父业,开始了他的历史着述。他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这本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的三千多年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伟大的作品于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完成。全书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等部分。它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
司马迁的思想深受老子影响。他借老子之口表达了他的至治理想,这个理想被他改造和发展过。他的思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某些思想的部分。他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的核心是天道自然,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这使得他在古代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的才智与努力不仅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更使他成为后世人们的楷模和榜样。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勇往直前,追求真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