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保健饮料有哪些
在当下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时代,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各种保健茶饮的兴起,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而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保健饮料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宋代保健饮料的丰富内涵。
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一窥当时饮料文化的繁荣景象。虹桥下的一家店铺外,撑着两把大伞,伞下挂着的“饮子”二字招牌引人注目。在当时,这种被称为“饮子”或“汤饮”的饮料,因其具有药用价值而备受青睐。它们大多由药材和果品熬制而成,口感甜美。
汤饮文化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热爱这种饮料。其中,市井中最流行的汤饮是“二陈汤”,因选用陈皮和陈年的半夏而得名。这种汤饮具有提神理气的效果,备受推崇。欧阳修在《茶歌》中称赞其“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
在宋代,富贵人家的汤饮则更为精致。据《广群芳谱》等书记载,宋仁宗曾组织御厨、御医等权威人士对天下饮子进行评定,紫苏饮子因其甘美味道和独特功效而被誉为众饮之冠。这种汤饮后来东传至日本,一直流传至今。由于日本人喜食海产,而紫苏能解鱼蟹之毒,因此日本成为紫苏的最大消费国。
与茶和酒一样,汤饮在宋代也是社交的媒介。宋人礼客的习惯中,客人进门落座要上茶,入席了要上酒,而送客人走时则要上汤饮。其中,用于送客的“去客汤”具有醒酒和保健功能。当主人奉上这种汤饮时,不仅体现了对客人的关爱,也是一种暖心的礼节。即使遇到恶客上门,主人也会以去客汤相待,这是一种既大方又不失体面的处理方式。
宋代的保健饮料丰富多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也是社交的重要媒介。这些饮料的流传和发展,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